美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直播之工匠大师_分卷阅读_522
  这实在太儿戏了,偏偏这玩意儿,形象传播非常广泛。
  不仅成功被印到了1953年“伟大的祖国”系列邮票上面,而且还成为了我国地震学会的徽记。
  它的内部设计,是源自傀国1937年复原地动仪的直立杆原理,外形则参照了傀国在1875年绘制的外形。
  二者相结合,才有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地动仪模型。
  但是最可笑的是,这版内外皆从傀国学来的地动仪根本动不起来。
  更尴尬的是,就像应轩看到的说明书一样,这版地动仪要拿木棍捅龙口,铜丸才会掉下来。
  用华夏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的话来说就是:“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
  话是刻薄了点儿,但话糙理不糙。
  不过呢,输给一块肉也不要紧,因为别人不见得更强。
  据陆子安所知的是,19世纪后期以来,华夏、傀国、鹰国很多学者都对历史记载的地动仪进行了复原讨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假想。
  仅在近几十年,就有许许多多比1951年这个玩具一样的模型复杂很多的设计——虽然无非是一块肉和两块肉的区别。
  陆子安将这些事实都写了下来,回了一封言语简洁,但并不短的信件。
  其中尤其针对两种设想进行了探讨:一种是傀国提出的直立杆原理,另一种则是垂直摆结构。
  内容详尽,有些记不起来的地方他更是查了又查,确认之后才写了下来。
  全部写完以后,他又陆续收到了另几个徒弟发来的邮件。
  有些是遇到了关卡,有些是收到别人的请求,问他能不能答应的。
  陆子安一一针对这些事情进行回应,最后在看方毅的邮件时顿了顿。
  修……拔步床?
  因为方毅没看到照片,所以陆子安也没办法确定。
  但是拔步床,如今在华夏甚为少见,有的,一般也都有些年头了。
  更何况愿意出大价钱来修,甚至有可能是古董。
  方毅性情沉稳,极擅木雕,一众师兄弟里,也就他的木雕技艺与应轩不相上下。
  只可惜他不喜玉雕,还不如师弟赵崇杉的玉雕做的好。
  话说回来,既然方毅都跟他开口了,应该心里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既然是这样,陆子安想了想,还是回复了四个字:【尽力而为。】
  贵就贵吧,年轻人总要给点机会锻炼锻炼,要是方毅实在修不好,他到时回去了再想想法子好了。
  陆子安浑然不觉,他这种作法,就是传说中的护犊子。
  回复完所有信件之后,陆子安才打了个呵欠,刚拉开门,守在门口的警卫立即立正。
  “不用紧张。”陆子安微微一笑,将手里的图纸递了过去:“麻烦你拿去给主任,窑炉就按我这个做吧,尺寸和规格都标示了的,另外工具就不用他出了,工具我自己做。”
  “好的,陆先生。”警卫是个年轻小伙子,见陆子安很温和,便也放松了些:“您还有别的吩咐吗?”
  陆子安笑了笑:“没有了。”
  “好的。”警卫员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朝他敬了个礼:“陆大师,您早点休息吧!”
  从起床到现在,陆大师就没停过,一直在忙碌。
  陆子安略讶异地看了他一眼,笑着点点头:“好的,谢谢,晚安。”
  “晚安!”警卫员很高兴地和同伴打了声招呼,小心翼翼地捧着图纸离开了。
  关上门,陆子安再次清点了一下所有的工具。
  很好,全都没有错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带着对钧瓷的美好期待,陆子安进入了梦乡。
  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陆子安照常在闹钟响之前起了床。
  他刚洗漱完,果然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窑炉昨晚就已经开始做了。
  各专家加了一晚上班,各项数据严格按照他的尺寸来的,陆子安吃完早餐过去,就听说窑炉即将完工。
  见到他来,许多人纷纷跟他打招呼。
  “陆大师早。”
  “陆大师好。”
  陆子安笑着点点头,并不能认全所有人,但众人并不介意,纷纷拥着他上前。
  有人神色难掩疲倦,却神情激动地看着他:“陆大师,这窑炉马上就做好了,是不是就能马上开始做钧瓷了?”
  站他旁边的人忍不住暗暗扯他衣袖,他却全然不顾,只目光灼灼地盯着陆子安。
  陆子安摇摇头,泼了一盆冷水:“没这么容易,陶瓷的制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既有量变,也是质变。钧瓷的奇妙,则在于窑变,我以前并未接触过瓷工艺,只能慢慢来。”
  “不急不急,您这么快就弄出窑炉已经很厉害了。”
  “是啊,也不能争这一朝一夕的。”
  “钧瓷可难呢……”
  众人议论纷纷,先前问话那人有些讪讪:“对不起,陆大师,是我太急切了。”
  “没事。”对他们这种情绪,陆子安还是能够理解的。
  虽然窑炉没完成,但陆子安也没回房,就跟着一起继续忙活起来。
  有了他的加入,速度更快了。
  在午饭之前,窑炉终于完成了。
  老式的窑炉,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再使用了。
  但陆子安依然坚持做了这种古旧的柴窑,因为液化气高温窑和烤炉虽好,温度却太过稳定,不适合钧瓷。
  陆子安满意地拍了拍这“复古”窑炉,笑容非常真诚:“谢谢大家,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众人明明累得一脸汗,却都笑得一脸兴奋。
  知道他们在期待什么,陆子安也没磨蹭,袖子一捋,就在桌前坐了下来。
  第616章 心中有型,徒手成型
  一看他陆子安这架势,所有人都来了兴致。
  “上料喽!”有人大声吆喝着,轰隆隆推着一个大木架朝这边走过来。
  自从华夏决定恢复钧瓷以来,调动了许多人手,从相关的矿产中挑选各种合适的矿物。
  他们派出专家亲自下矿,寻找性能可靠,质量稳定,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并精心进行挑选。
  仅挑选还不够,还需要把原材料进行必要的精细处理。
  各种瓷土堆分门别类,铺放于露天料场,进行长期的、循环不断的风吹、日晒、雨淋、冰冻,使其自然风化润酥,改善性能。
  而各类矿石料,则需入轮碾,进行碾碎,反复操作后,使其磨成砂粒状或粉状。
  在这些初步的处理过后,还需根据这些瓷土和矿料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类的安置。
  有的需遮阴、防雨,有的则需要防尘,等等等等。
  日复一日,却始终等不到一个结果。
  以至于进行这项工艺的他们,甚至曾经以为自己在做一件无用功。
  因为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汴梁)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
  当年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有多热烈,越对比出如今瓷工艺有多惨淡。
  哪怕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钧瓷要领。
  对钧瓷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
  可是,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
  直到陆子安的出现,才让已经麻木的众人,仿佛又有了新的期待。
  可能真的只有如此鬼才,才能够研究出钧瓷这种奇诡的工艺吧!
  一堆堆经过了精细处理后的瓷土矿料,分门别类,各自装在小瓮中,缓缓推到陆子安面前。
  整整齐齐的料瓮,上边都贴了它们的名字。
  陆子安打开一个瓮,便立即有经手的工匠上前解释它的处理方法及用途。
  瓷土多数采于禹州市,它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
  境内多石灰石、煤、铝矾土、瓷土、陶土、焦宝石。
  钧瓷名镇神垕(hou),则位于禹州市西南部。
  这里山岭起伏,群山环抱,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中部有东西走向的乾鸣山。
  山体由炭岩、砂页岩构成。
  瓷土、釉药、耐火材料和煤的储量非常丰富,覆盖层薄,极易开采,生产钧瓷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
  光是了解和熟悉这些原材料,陆子安就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但哪怕是这样,也足以令人惊叹了。
  就像学中医的小学徒,入门就是记草药名字。
  如果能够将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并且了然于胸,闻到味就知道它是什么药,在脑海中迅速找到相对应的搭配和可治疗的疾病……
  做到这一步,师傅一般会和你说:能出师了。
  在这里,陆子安也如这小学徒一般,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强悍记忆力。
  一个星期过后,他已经能自如地挑选他所需要的原材料,并且将它们按配比装入球磨机中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