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16节
  王民琦在向南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见向南一脸微笑地看着自己,也不说话,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我之前跟博物馆那边说好是出来学习一年时间,到下个星期正好满一年了,这件事我没办法逃避,无论最后怎么样,我都要亲自回去处理。”
  “嗯,可以,这件事我同意了。”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作为一个男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勇敢去面对,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点我支持你。”
  看着王民琦还是神思不属的样子,他只好又安慰了几句,说道,“你安心回去吧,公司这边没什么关系的,就算你最后选择回到博物馆里,那也是为了修复兵马俑,咱们文物修复师要做的,不就是修复文物吗?至于在哪儿修复,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你只要记住了,公司的大门始终为你开着就行了。”
  向南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水,又笑着说道,“别这么垂头丧气的,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难道你在魔都生活了一年,就已经舍不得离开了吗?”
  “老师,我……”王民琦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仔细想想,自己纠结不安,不愿意就这么离开,好像还真有舍不得离开魔都这个国际大都市这个因素存在。
  博物馆那边离长安市区颇远且不说,每天一大早就要下到兵马俑的坑道里和那些缺胳膊断腿的残损兵马俑作伴,一直要等到太阳落山了才能下班离开。
  以前习惯了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难熬的,可在魔都待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再回头去想一想,他还真担心自己回去之后适应不了那种生活。
  “我就随便说说,你不用太在意。”
  向南笑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其实你有这种想法并不意外,谁不是为了更好更舒适的生活?你在魔都待了这么久,就会觉得在兵马俑坑道里工作很辛苦,可如果你再往敦煌莫高窟里走一走,你就会觉得修复兵马俑并没有那么难受了。”
  “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否则的话,那些文物怎么办?就那么任由它被风沙侵蚀掉?”
  向南曲起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桌面,在王民琦听来,就好像一下一下敲打在了他的心尖上,
  “修复文物,保护文物,就是文物修复师的使命,我们在哪里,不在于我们自己,而在于文物需要我们在哪里。所以,无论你以后到了哪里,都不要忘了我说的这些话。”
  王民琦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嗯,老师,我记住了。”
  “行了,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总之,这里的大门随时为你开启的,不要有什么顾虑。”
  “嗯,谢谢老师!”
  王民琦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下子没忍住,给向南鞠了个躬,然后离开了办公室,他的脚步声也变得比之前轻快了不少。
  ……
  豫章市,古称洪都,是西江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华夏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豫章市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赞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
  这里还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境内曾经出土过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豫章城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三苗时期豫章东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豫章居民的聚集区。
  豫章位于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
  也正是由于豫章的水系发达,在东晋时期发生的一场地震中,导致地下水上涌淹没了海昏侯墓墓室,从而使得这座古代墓葬免遭盗墓者的觊觎,更是保护了墓室内的文物,使得它们没有遭到严重的侵蚀。
  在向南观看的那则新闻之中,西汉海昏侯墓不仅出土了华夏首例铁编磬,而且还有24件编钟。
  尽管经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这两堵24件编钟保存得相当完好,仅仅只是有些许氧化,出土之时就可以完整地奏乐。
  这在考古史上,完全可以称得上奇迹。
  而这些,都是因为地下水填充了墓室,使得微生物难以繁殖生长,从而间接地保护了这些珍贵的文物。
  从魔都到豫章市,有700多公里,乘坐高铁也只需要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向南一行六人,早上七点多钟登上了魔都高铁,等到了豫章市时,才十一点半,正好赶得上午饭时间。
  从豫章高铁站出口处出来时,向南老远就看到了前来接站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处的副处长颜文聪。
  向南虽然年轻,但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气度,在茫茫人群里十分显眼,颜文聪也是一眼就注意到了他,连忙高举着一只手挥舞了起来:
  “向南,这里!”
  第795章 失传1800多年的文物
  “颜处,您是什么时候到这边来的?”
  向南和颜文聪在车站出口处简单地寒暄了两句,就带着姚嘉莹等人来到地下停车场,坐上了一辆由西江省博物馆派过来的商务车。
  “比你早了三四天时间。”
  颜文聪四十来岁,肤色黝黑,他没有像一般机关干部那样的啤酒肚,整个人显得很精瘦,大约是常年东奔西跑,赶赴各地的考古现场督查有很大的关系。
  他转头看了一眼向南,笑着说道,
  “这处海昏侯墓,规模相当大,据现在探测出来的,古墓葬的总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米,是华夏目前以来,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我估计没个几年的时间,估计是没办法发掘完了。”
  “4万平米?那是相当大了。”向南忍不住暗暗咋舌。
  4万平米是什么概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是7140平米,4万平米,那就相当于5个半标准足球场还要多一点。
  而考古发掘基本上都是以人工挖掘为主,发掘现场可不能贸然上什么挖掘机、起重机等大型设备,主要的工具还是洛阳铲和手铲,甚至,在发掘墓室清理古墓葬墓室时,有时候还只能用刷子一点一点将覆盖在文物上面的泥层刷掉,确保不伤害到文物。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光靠考古人员的双手,要将这面积多达4万平米的古墓葬全部清理完毕,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一点都不稀奇。
  相对于这些考古人员需要始终蹲守在古墓葬现场进行考古发掘,向南这些修复师倒是不用这么辛苦,他们只需要将那些从古墓葬里发掘出来的,一部分珍贵的残损文物修复,就可以离开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一般的文物,自然会有当地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来慢慢修复。
  当然,一个古代列侯的墓葬,里面的陪葬品绝不会是少数,向南这一行人还是要在这边待上好一阵子的。
  这一点,他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倒也不是特别惊讶。
  向南将多余的想法抛开,又笑着问道:“之前我看了新闻,说海昏侯墓里,出土了铁编磬、编钟等重器,还有竹简一类的文物,有些地方写得不怎么详实,颜处有没有了解到什么更深的东西?”
  “以前出土的编磬,大多是石编磬,这次出土的这组铁质编磬,是历史上首次出土,也是海昏侯墓不同于其他汉代王侯墓的礼乐器物,的确是震撼了不少人。”
  颜文聪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但其实这还不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最珍贵的,最珍贵的是那五千多片竹简。”
  这时候,姚嘉莹等人也是竖起了耳朵在认真听。
  杜晓荣一时间没忍住,出口问道:“竹简里面是不是记载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信息?”
  “杜主任说对了。”
  颜文聪扭头看了一眼杜晓荣,点了点头道,“这批竹简被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海昏侯墓中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因为有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当中发现了《论语》知道篇。”
  “失传了1800年的《论语》知道篇?”
  饶是向南一向淡定,此刻也是忍不住动了容。
  《论语》知道篇,实际上应该称之为《齐论语》知道篇。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论语》是张侯之后用《鲁论语》和《古论语》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语》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
  《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
  没想到,这失传了1800年的《齐论语》知道篇,就在这海昏侯墓中被发现了!
  那么,《齐论语》的另外一篇《问王篇》会不会也在这批出土的竹简里?
  “有专家说,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就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
  颜文聪很满意向南表现出来的惊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我看过其中一片竹简的正反面,反面写有‘智道’二字,是智慧的智,不是知道的知,正面写的是‘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大多数都是书写在一面上,这片简正反两面都写了文字,应当是一卷竹书的篇首简。
  “智道”即为“知道”,应该是这卷竹书的篇题。
  汉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
  由此可知,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向南这时候也恢复了冷静,他当然知道颜文聪不会欺骗自己,再说,也没有这个必要。
  那么,《齐论语》时隔1800年再次现世,已经是确凿无疑了,这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可能在世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重大发现。
  如果这个消息曝出去,绝对震惊世人的!
  向南只要一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这座海昏侯墓,真的是一座巨大的华夏文明的宝藏啊!”
  就在向南还沉浸在《齐论语》知道篇现世的震撼之中,商务车缓缓地停在了一家酒店门口。
  “向专家,现在已经到了饭点了,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再送大家去省博物馆参观一下。”
  这时,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一位个子不高,身材略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回过头来,一脸笑意地建议道。
  他是西江省博物馆的副馆长程立伟,这次他才是真正到高铁站接向南一行人的领导,颜文聪只是想提前一步见到向南罢了。
  “嗯,先下去吃饭吧。”
  向南点了点头,然后又笑着说道,“吃了饭就不去博物馆了吧?我们还是直接到海昏侯墓发掘现场看一看,先把工作环境熟悉一下再说好了。”
  程立伟迟疑了一下,见颜文聪没说话,便点了点头,“行,就按向专家说的安排。”
  第796章 考古现场
  向南心里惦记着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那些文物,因此,程立伟原本安排的一顿接风宴就只能草草结束。
  不过,程立伟心里没有一点不开心,反而感到很是欣慰。
  这位向专家虽然看着年轻,但行事很有分寸,他原本以为向南抵达豫章城后,起码要修整一两天才会投入到工作中呢,谁知道人家一下高铁,匆匆填饱了肚子,就直奔海昏侯墓发掘现场去了。
  作为豫章本地博物馆的副馆长,程立伟当然是很喜欢这种脚踏实地愿意做事的人。
  一行人重新上了车之后,车子就直奔海昏侯墓驶去。
  除了向南之外,其他人刚刚坐了四个多小时高铁,身体都还没有缓过来,都纷纷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起来。
  向南也不好打扰别人休息,干脆也不找人说话了,掏出手机看起了新闻。
  海昏侯墓位于豫章城红谷滩新区北面的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的一座山上,距离市政府大约有五十多公里的路程,开车一个来小时就到了。
  这边是一个颇为荒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