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263节
  “咱们这边的假期排班表还没出来。”孙立恩忽然想到了这件事儿,连忙插嘴道,“今年的元旦假期院里一共放一天假,干脆这样吧,过节的时候要是病人不多,那就我在医院里守着,你们还是好好休息一下。”他想了想补充道,“这次张教授你们来的比较急,平时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休息一天,把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好好处理一下吧。”
  新来的诊断组医生们和孙立恩这种在编的规培生可不一样。虽然四院目前的宿舍足够多,但这些宿舍仅向住总、住院医和规培医生们开放。普通的主治医生乃至副主任甚至主任医师都得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徐有容周策和袁平安就是自己在外面买的房。
  四院附近的房价虽然不便宜,但也不算太夸张。一平米房子价格不到两万,用公积金贷款的话,三十年期贷款算下来每个月还款七千多块。主治一级担负这个还款压力不算太大。而且医生们贷款比起那些连看病都得挑日子的社畜们还有一个优势——如果不幸生病,至少在本院挂号挺方便。
  孙立恩这话是个示好,而其他治疗组的医生们也没不至于没眼力到拒绝孙立恩的好意。作为交换,张教授决定在自己原本可以休息的一月二号回来上班一天,到时候顺便替孙立恩值一天班。
  “那我就先谢谢您了。”孙立恩笑眯眯的点了点头,一月二号那天他还真的有事儿。“您可千万替小孙我把把关,别往我床上放什么疑难杂症啊。”
  “往我床上放人”这个说法,其实更像是住院医师和护士们之间的一个小段子。由于工作时间安排的原因,以及住院部预约住院制度的推行,很多时候住院医师早上来上班就会惊讶的得知自己管的病床上多出来了一个没见过的病人。抱怨的时候说的简略点,就成了“别往我床上放人”。
  张智甫教授笑眯眯的看着孙立恩道,“我看,孙医生你不是怕我放的病人病情复杂——你是怕我选的病人还不够复杂吧!”
  孙立恩的“运气”已经在四院里有了相当的名气,就连张教授都有所耳闻。
  “能简单一点还是尽量简单一点。”孙立恩认真的举起了自己面前的可乐道,“张老师,我一直特别羡慕那种只下一次诊断就能明确诊断的医生。真的。”
  ·
  ·
  ·
  饭局结束的比预期要稍微晚一点,毕竟桌上坐着四个经验丰富的上级医生,以及一个以处理疑难杂症而闻名的开挂规培生。大家聊起来自己行医中的见闻时,甚至让旁听的医生们有了一点“这也行?!”的错觉。
  抛开孙立恩这个开了挂的家伙不谈,不管是帕斯卡尔或者布鲁恩博士,又或者是张智甫和陈天养。任何一个人见过的奇怪病人数量都要比其他的医生多出太多。结果一不小心,这顿饭就吃到了晚上九点半——要不是饭店的服务员进来了好几次催促“最后加菜”,这场饭局还得再继续上几个小时才行。
  孙立恩开着自己的车,慢慢悠悠往宿舍开去。刚过了个红灯,他连在车上的手机就叫唤了起来。“烤面筋!”的声音连绵不绝,直到孙立恩接起电话为止。
  “孙医生,我是林兰。”电话那头,林兰用有些激动的声音说道,“您现在方便说话吧?”
  “方便的。”孙立恩答道,他隐约感觉林兰找自己恐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把车往路边一拐,正好停在了一个空出来的路边停车方格里。把车停稳后,他继续道,“您说。”
  “您现在马上和徐有容医生联系一下,让她马上给我打电话。”林兰在电话里的声音仿佛机关枪一样连成一片,“这个事情很重要,无论如何让她在二十分钟内和我联系,错过了这次,再要把她的女朋友从精神病院里救出来可就难了!”
  “好的好的!”一听是这事儿,孙立恩也来了精神。他先赶紧把事儿答应了下来,然后稍一犹豫,不知道要不要再问问细节。结果林兰先把事情说了出来。
  “和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位参议员决定介入,但是她的时间比较紧张。一个小时之后,她能匀出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徐医生通话,并且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林兰在电话那头显得很是激动,“这位议员是支持lgbt群体的,而且也是霍普金斯大学出身。如果能够得到她的帮助,这件事情就能很快得到解决。”
  第688章 好像在哪儿看过?
  孙立恩花了整整十分钟的时间,才终于联系上了徐有容。
  微信电话没反应,手机短信和微信也不回。最后实在是没辙了,孙立恩用夺命连环call才和徐有容联系上。
  在听完了孙立恩的通知后,徐有容非常平静的问了三个问题,“电话是多少?”“我现在联系她行不行?”以及“她叫什么名字?”在得到了回答之后,她干净利索的挂掉了电话。孙立恩非常肯定,徐有容心里绝对不可能像她语气一样平静。这电话挂断的速度可比平时快太多了。
  就连孙立恩自己都有些激动,他在挂掉电话之后冷静了好一阵子,这才能稳定的用双手握住方向盘,驾驶着车辆向前安全行驶。
  孙立恩对瑞秋的观感挺不错。其实就算是换成其他什么不太熟甚至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他也会努力帮帮忙。光是被人陷害以至于被关进精神病院这一点就足够令人愤怒了,再加上陷害的居然是被害人的父母,以及精神病院的医生甚至连个基本的诊断和检查都没做,就把人关了起来……换成任何一个良知未泯的普通人,都会生气的要死。
  其实更让孙立恩生气的,还在于这么个事儿居然还得去找关系才能搞定。只不过是把一个健康人从精神病院里放出来而已,却还要找到参议员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巨大的反差现实让孙立恩就想去问问微博上的那一群公知,他们平时表扬的那个大洋彼岸的民主灯塔到底是哪个国家——总不至于说的是墨西哥吧?
  刚刚开车到了宿舍,孙立恩甚至连车都还没停稳,手机就又响了起来。
  “喂?”车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带着云鹤口音的声音,“孙医生啊,我是王国南。”
  “哦哦,王医生你好。”孙立恩顿时放下了心,他还真怕是徐有容又来联系自己——万一中间出些什么麻烦,孙立恩自己可是搞不定的。“有事儿?”
  “我现在在医院。”王国南继续道,“张老师刚刚从急诊给我打了电话,他说急诊那边有个病人,你也许会有兴趣。”
  孙立恩看了一眼车上的时钟,现在是晚上十点二十分。
  “病人的情况很严重么?”刚刚停到位置上的沃尔沃再次动了起来,孙立恩开着车干净利索的重新回到了道路上。“我现在就过去。”
  “情况还好,目前作为二级病人被留在了抢救室里。”王医生很明显早就预备好了这些问题,“患者入院后发作了一次癫痫,家属正在赶来的路上。”
  “张老师为什么会觉得我能感兴趣呢?”孙立恩小心翼翼的问道,晚上吃饭的时候,张教授才说过孙立恩“嫌弃病情不够复杂”。而这才一个多小时,张智甫教授就给自己找了个“有趣的病例”……中间的过程实在是让孙立恩觉得有些细思极恐。
  “这个病人被送入院的时候,情绪非常的激动。”王国南在电话那头解释道,“他是被警察同志送来医院的,患者本人有严重的幻觉和被害妄想反应,但是常规毒品快检都是阴性反应。”
  “这种病人应该放到精神卫生中心去吧?”有吸毒后的精神症状,但是快检证实没有吸毒。这倒是个挺有趣的症状,但比起第四中心医院,这个病人明显更适合精卫中心。
  “本来是这么打算的。”王国南道,“不过这个病人坚称自己没有精神病,他说之前精卫中心给他开的西酞普兰才是让他现在连买菜该给多少钱都算不出来的主要原因。”
  这句话的信息量就比较大了。光是孙立恩马上就能分析出的信息就有三条——患者曾经接受过精卫中心的诊断和治疗;西酞普兰对患者病情没有帮助或者加重病情;患者本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智力衰退。
  “知道了,我马上就到。”孙立恩挂了电话,脚下的油门踩的更深了些。一个有幻觉、被害妄想和智力衰退的情绪激动的患者,这听上去像是个单纯的精神疾病。但涉及到西酞普兰之后,情况就有些不太一样了。
  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五羟色胺再吸收产生抗郁作用。它本身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精卫中心判断患者患有抑郁症,并且开出了相应药物。但是患者本人对于药物作用非常不满……这就很有意思了。西酞普兰作为强力的五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能够快速提高神经中的五羟色胺水平。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五羟色胺水平较高的人普遍会感觉到放松和心情愉悦。干预这种主导“满意感”和“满足感”产生的化学物质,是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治疗抑郁症可能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很多患者可能需要多年服药,并且配合相应治疗才能击败抑郁症。但总体来说,这些药物的有效率都是很高的——作为一线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的治疗有效率一般都在86%以上。这个有效率甚至比很多抗生素对抗感染的有效率更高。
  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类药物,使用西酞普兰时必须注意不能马上停药。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戒断反应。自己觉得完全康复了或者有好转了就自行停药,然后症状突然变得更加严重……这种事情在精神科的治疗中确实出现的比其他疾病治疗更加多一些。
  这个患者的问题是由戒断反应引起的么?孙立恩有些拿不准主意。就算是停好了车,在寒风中加快脚步往医院赶的过程里,孙立恩也在不停的思索着。作为急诊内科医生,他对于精神科的治疗方案和手段掌握的并不充分,就算是现在去查询相关资料,要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大概了解也很困难。
  只能先看看情况再说了。在距离走入抢救大厅还差三步的地方,孙立恩下了决心。作为急诊医生,他能做的首先还是稳定住患者的情况再说。不管怎么样,至少有状态栏这个最终手段在,至少不至于对面前的病人束手无策吧。
  ·
  ·
  ·
  “曹志全,男,44岁。全脑皮层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12815.28.19)、亚急性痴呆(12744.15.32)、阵发性肌肉痉挛(1420.35.41)。”
  孙立恩在抢救室里看到了被约束带捆的结结实实的病人。同时也看到了他头上的三个状态。
  这……看起来不像是精神病。孙立恩马上做出了判断,同时心里也稍微安稳了一点。不是精神疾病,那就意味着至少这个病人的问题出在具体的器官上。这至少给了孙立恩和四院医生们出手的机会。
  张智甫教授站在一旁,朝着孙立恩点了点头,“孙医生,这个病人……我觉得你大概会有些兴趣。”
  孙立恩一边点头示意自己确实有些兴趣,一边开始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神经内科方面的内容他不算太熟,但好歹之前也处理过几个应该归神内处理的病人。只不过……这个曹志全的情况却和以前的病人都有些不太一样。尤其是状态栏的三条提示,这三条提示总让孙立恩觉得有点眼熟,好像曾经在哪儿看过。
  第689章 观察
  “病人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主要还是不配合。”张智甫教授来这里的时间明显已经有了好一阵子。按照他的说法,这个病人刚刚被收入急诊科的时候,张教授就在现场了。“从他刚被送过来开始,整个人就显得很暴躁。”
  平心而论,任何一个被警察同志们强行送来医院的患者都不太可能情绪稳定的下来。—尤其是在看到了那捆着对方四肢的束缚带后。但曹志全的问题很显然并不只是“暴躁”而已。
  整个抢救室里充斥着曹志全的嚎叫声。就算一旁的医生已经为他静脉注射了2ml西地泮,他仍然惊恐且愤怒的嚎叫着。
  任何一个具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都能从曹志全的嚎叫中做出“这人脑子有问题”的判断。正常人也不至于在医院里大喊“我没病!”以及“有人要杀我!”,更重要的是,正常人才不会喊个几分钟就突然停止喊叫然后浑身抽搐一次。
  孙立恩稍微观察了一下曹志全后摇了摇头,“这种狂躁的情况可不太适合放在咱们科里啊……”
  综合诊断中心目前医生人手比较充足,但护士人手依旧不太够用。一旦碰到了曹志全这种狂躁的病人,护士的人手就显得更加紧缺——不光是因为护士们人手不够,在照顾这种病人的时候,首选当然应该是男护士,但现在综合诊断中心里的男护士有且只有小郭一个人而已。
  靠其他女护士照看这个年龄四十四岁的病人,很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和问题。所以孙立恩才有这么一个说法。
  “护士人手不足,那属于可以解决的问题。”张教授看着孙立恩认真道,“他的病情问题,可能才是不好解决的那个。”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张薄薄的纸,“这个患者可能没有我一开始想的那么有意思——我之前只知道他被精神诊断中心开出了西酞普兰,但却没看到精卫中心的诊断。他们的诊断是‘躯体化障碍’。”
  在曹志全被送来四院的时候,他身上甚至连张身份证都没有。还是警察同志们获取了他的指纹之后,才确定下了曹志全的身份。而四院的医生们凭借这个身份信息获取到他的诊断资料,是十分钟前的事儿。
  躯体化障碍?孙立恩皱起了眉头,这可和状态栏说的不太一样。
  躯体化障碍是个最近这些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的名词,它是一种症状变化多端的综合征的称呼。患有躯体化障碍的患者本身会极度担心自己身体的情况,并且持续多次的就医。而医生和相关医学检查的结果大部分都是“平安无事”。就算偶尔有一些支持患者病情的检查,这些检查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患者会如此痛苦和焦虑——它们大多数时候只是非常轻微和早期的病变。这样的病变,一般来说基本不会引起什么严重的反应。就连“不适”都应该很小甚至根本没有才对。
  如果不是躯体化障碍,那导致曹志全被诊断为“躯体化障碍”的又是什么?为什么精卫中心的医生会认定他的问题来自于精神层面而非切实的身体病变?
  “精卫中心和咱们用的不是一个系统,我问过咱们这里的医生了。他们说得让医务处的工作人员去调病历。”张教授对孙立恩的提问回应道,“详细的病例得过一段时间才能拿到……”他看着孙立恩深锁的眉头,试探性的问道,“你想收这个病人?”
  “对。”孙立恩点了点头,他对于这个病人的情况有些担心。至少从状态栏的提示里可以确定,“躯体化障碍”应该是个误诊,曹志全确实有病,而且这个疾病一直没有得到医生们的正视。在多次诊断和检查后,实在是没有查出问题的医生们最终给曹志全作出了“躯体化障碍”的诊断。
  如果放着不管,曹志全绝对不会得到应有的治疗,同时还会被当成抑郁进一步发展而继续错误治疗。到时候强力镇静剂一下,他倒是不会继续乱喊乱叫了,但原本的疾病并不会有任何好转,反而还会继续恶化下去——抗抑郁类药物对亚急性痴呆和全身性肌肉痉挛可是不会有什么治疗作用的。
  张智甫教授有些好奇的看着躺在病床上,仍然在大喊大叫的曹志全。他不太明白曹志全究竟有了什么变化,才能让孙立恩突然决定把他收治下来。但至少孙医生看上去不像是那种会因为上级医生建议,就收下一个自己无法处理的病人的医生。
  “那就收下来。”过了几秒钟后,张智甫认真说道,“这个病人的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孙医生你可能要辛苦一点了。”
  “干了这一行,辛苦是常事儿。”孙立恩笑着应道,他转过身重新看着病床上因为西地泮逐渐生效而显得有些疲倦的曹志全道,“只要能有好的结果,那就不算辛苦。”
  ·
  ·
  ·
  等到把曹志全收入综合诊断中心住院部,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一点。
  曹志全的老婆和儿子在晚上十一点二十分左右赶到了急诊科。孙立恩和张智甫教授一起接待了这对母子。
  “你父亲这样……不舒服有多久了?”询问病史是孙立恩的工作,而且孙立恩自己也比较擅长在询问中找到支持状态栏判断的依据,“他是不是有比较大的性格变化?”
  “我爸以前脾气很好的。”曹志全的儿子穿着倒是挺符合年轻人的定位,一身有点带着轻微杀马特风格的衣服。但是说起话来,却没有“精神小伙”特有的“精神”气质。反正孙立恩听他说话,感觉面前这个小伙子甚至还有些腼腆。“他以前在工地上工作的时候,好多工友都说他这个人没脾气,怎么开玩笑都不生气。就算是有些人开玩笑过火了,他也就是叫别人不要这么搞……从来没和人红过脸。”
  “但是后来出现了很明显的性格变化?”孙立恩继续追问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有……两年了?”很明显,曹志全的儿子也不太确定自己老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性格大变的。“最近一年特别明显,因为一点点小事他就大发雷霆。上次因为我关门的时候力气稍微大了一点,他就打了我两耳光。”
  这个变化绝对够明显了。孙立恩低头记录着,心里则在琢磨,这种变化究竟是“亚急性痴呆”带来的,还是“全脑皮层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带来的改变。
  “你们为什么去了精卫中心?”孙立恩换了一个方向询问道,“之前去其他医院检查过了?是因为什么去的医院?都检查了什么问题?”
  “我爸一开始去医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头晕,而且记性不太好了。”曹志全的儿子答道,“自从他从东江省那边回来过了个年之后,就觉得自己特别容易头晕。以往他很喜欢和我讲工作里的事情,但是那次回来之后,他自己讲的事情前后对不上号。一会说自己在那边做泥瓦工,一会又说自己是支板的,甚至还说自己其实是去工地上负责当大厨……我问他怎么搞得,他就发脾气。不过以前的事情他倒是记的都很清楚。”
  记忆力衰退,性格暴躁,而且还可能有轻微的妄想。孙立恩记录的笔稍微停了一下,他觉得这个部分里的妄想和性格暴躁可能要打个问号,这倒不一定是因为曹志全有什么疾病,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出现问题后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张教授在一旁安静的坐着,他正在观察孙立恩的提问和记录方式。而且他观察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孙立恩目前只说了八句话,问了八个问题。但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确实的回应。这在临床实践上是不多见的。
  临床上进行病史采集的时候,更多听到的回答基本都是“不”“没有”和“不记得”,这才是临床询问最常见的情况。病人过去没有基础疾病,没有手术史和输血史,没有冶游史……总而言之,得到否定的回答才应该是常态。
  但孙立恩并没有选择最简单的也是最常规的询问,他直截了当的从患者的症状出发,询问病人家属相关问题。同时得到了最直接,同时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回答。这种询问方式就和临床实践区别巨大。
  更重要的是,张教授有些想不通,凭什么孙立恩第一次提问就问到了“性格变化”这个重要的临床症状上。他非常确信孙立恩以前并不认识曹志全,而且四院到现在也没收到精卫中心的相关病例汇报。但孙立恩就问到了这个点……这又是为什么?或者说,凭什么?
  “检查的话……我就不太清楚了。前面几次去宁远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时候,我还在外地上学。后来去精卫中心的时候我是跟着去的,不过精卫中心的医生没让我和我妈进诊室。具体做了些什么检查我也不清楚。”后面的问题,曹志全的儿子第一次给出了“不确定”的回答。
  第690章 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