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50节
  袁平安在孙立恩的车上仰了大概四个小时,随后被孙立恩叫醒了。
  “顺着导航走吧,大概再过三小时咱们就到了。”孙立恩下车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站不稳。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仰头就准备睡觉,可是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他就是睡不着。
  “你也说了,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开了一阵,袁平安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说道,“现在不赶紧睡,等会你可没时间睡觉。”
  “睡不着。”孙立恩叹了口气,又调整了一下靠背的角度。“累过头了反而睡不着觉啊。”
  “你太紧张了。”袁平安认真道,“稍微放松一点,别想太多……也对,毕竟是自己家的事情,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我爸都开着车去运物资了。”孙立恩叹了口气然后无奈道,“还是咱们宁远比较给力,这么多大的雪,说扫也就扫掉了。”
  “新闻上说,常宁的雪比宁远还大。”袁平安说道,“宁远好歹是省会城市,这方面肯定要比常宁强些。”
  接下来就还是沉默——天已经渐渐黑了,虽然车队一起走着多少有个照应,但孙立恩还是不敢再让袁平安分心。车队目前全靠着布鲁恩的f150大灯照明,行驶在路上的平均时速也就20每小时二十公里而已。
  “前面有一个加油站,咱们补给一下再加个油。”车里的对讲机中响起了布鲁恩的声音,他的声音里倒是一点疲劳都听不出来,“该上厕所的赶紧去上,接下来五十多公里的路程可就没有洗手间了。”
  二十分钟后,车队抵达了一个加油站。车里的医生纷纷钻了出来开始活动手脚——能休息一下当然很好,但保持坐姿的时间太长,对身体实在是不太好。抓住机会活动一下,对长途坐车的旅客来说不光重要,而且必要。
  天气一冷,人就特别容易内急。男同志们相对还好解决一点,虽然不文明,但实在不行了至少可以野外站着解决一下。可女同志们就麻烦了。
  为了让女同志们尽快“放松”下来,男同志们干脆连男厕所都让给了她们。其他人互相结伴,到一旁的公路道边“不文明”了一下。
  “前面的路倒是不远了,不过咱们到地方可能得九点多钟。”把最重要的生理问题解决了之后,大家捎带手买空了加油站便利店里的方便面。一群人捧着泡面唏哩呼噜的吃着,刘堂春则向大家通报着最新情况,“目前中富医院那边的人手非常紧张,咱们去了之后就得尽快开辟两个接诊区出来——钱主任你们儿科一个接诊区,我这边开一个急诊接诊区。”
  “神外的医生,还有徐有容和袁平安,你们直接去手术室继续待命。今天晚上估计你们也没法睡觉,所以还是抓紧时间好好休息。”情况大概说的差不多了,刘堂春才开始了动员,“咱们这次呢,是以‘个人名义’提前出发的。虽然执业地点变化这些的你们不用担心,但毕竟咱们是来做客的……”他看着孙立恩然后说道,“在那边有什么生活工作上的需求,如果中富医院解决不了的,那就直接来跟我说。”
  “最后一条——大家在接诊的时候,一定还是要注意好个人防护问题。”刘堂春最后补充道,“大灾之后往往都有大疫,现在天气冷,就更要注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问题。保护好自己,才能有力量去帮助病人。”
  ·
  ·
  ·
  车队再次出发,晚上八点五十分,车队驶入了常宁市辖区内。而在国道下道口处,已经有两辆警车在原地开着警灯待命了。
  “去中富医院的对吧?”一位鼻子都冻红了的交警朝着打头阵的布鲁恩发话问道,“我们来带路,你们跟上!”
  第937章 意想不到的麻烦
  车队抵达中富医院之后,所有人都马上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布鲁恩开来的皮卡上面装满了各种非液体类药物和医疗用品。这些物品大部分都是中富医院目前储备量不太够的高价值医疗品。比如自体吸收缝合线、水胶体敷料、甚至应用在脑血管介入术上的铂金弹簧换等等。而大件物资里则有两台vsd吸引器,四箱电极贴片等等物资。
  这些设备都算是四院借给中富医院应急使用的支援物资——这种天气下会来中富医院寻求帮助的大部分都是附近居民,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冻伤和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概率都会很大。所以,四院的支援也以这些方面为主。
  帮忙搬运物资的主要人手是韩文平主任,以及其他在中富医院帮忙的志愿者们。来帮忙的志愿者年龄其实也都不算小,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比韩主任年龄更大。而且,他们身上还挂着“常宁市青山造纸厂工会”的工作牌。
  “还是工人兄弟们靠得住。”五百多公斤的物资,只用了十分钟就全部装卸完毕。而且还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这个所耗时间甚至比在四院后勤部的帮助下更短。
  “那是,装车卸车这种活儿咱们干多了。”一个五十来岁的工人大哥拍了拍韩文平的肩膀,“你们辛苦啦。”
  “这是我们的工作。”韩文平感受着肩膀上传来的生疼,有些奇怪的问道,“怎么来的都是些老哥哥老姐姐?厂里的年轻人呢?”
  “他们有他们的工作。”工人大哥指了指中富医院外面的马路说道,“年轻人都出去扫雪了,我们这帮老胳膊老腿,万一摔一跤那就反而成添乱的啦。”
  ·
  ··
  ·
  中富医院的抢救室里,骨折的病人数量还在继续上升中。
  并不是每家人都习惯于一口气在冰箱里囤积能吃上好几天的食物。在老厂区里的居民中,有这样习惯的人就明显要比外面的普通居民区更少一点。
  老国营工厂本身就相当于是一座独立的小城市。里面不光有理发馆和澡堂,同时也有价格非常实惠的食堂和其他设施。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双职工们有相当一部分压根就不开火,同时也不怎么会做饭——有需要的话直接去食堂买就好。
  因此,哪怕是这种天气,仍然有不少居民会选择出门购买食物——至少去买点方便面或者买点早餐来吃。结果就是一不小心摔倒所导致的外伤人数快速上升。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段,大雪基本已经停了。选择去附近超市购买食材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受伤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倒不是说负责清扫积雪的年轻人们干活不够干净利索——他们已经竭尽全力打扫了。但周围积雪慢慢融化之后,重新聚集起来冻成的薄冰实在是太滑了些。哪怕他们专门从厂里找出了长条红地毯,作为防滑设施铺在地面上,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滑倒事件的发生。
  孙立恩这边带着的治疗组马上就展开了对待诊患者的分流诊断工作。这一批患者中,等待治疗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了四个小时——上臂桡骨骨折超过四个小时仍然无法得到治疗,这对伤患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没有拍片判断具体的损伤情况前,孙立恩这边能做的就是用三角巾和木头夹板,为骨折的这位老人家做一下简单的临时固定。并且要求一旁的袁平安把老人家安排到三级患者的序列第一位,尽快完成对她的治疗。
  孙立恩这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分流诊断,而徐有容则来到了中富医院新改建的三楼手术室里。她今天的任务很繁重,有两例蛛网膜下出血的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治疗。
  车队之前在开到加油站的时候,四院正式排除医疗支援组,前往中富医院进行支援的许可就已经下来了。有了主管部门的特别许可,这种“异地执业”才能在不违规的情况下顺利展开。但令人头疼的是,徐有容这次并没有和自己平时经常一起工作的手术团队来到中富医院。
  这个手术团队是第一次和徐有容合作,她也不知道自己手下的一助和二助能做到什么水平。
  “你们负责备皮和切开止血。”尽管只是第一次合作,但徐有容还是决定优先保证自己的状况——加上她在内,中富医院一共只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神经外科医生。另一位今年53岁,而且今天已经上了四台手术。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她将成为执行手术的主力三线医生。
  难度高一点的手术,只能交给徐有容进行。
  或许袁平安能够作为一助,来给徐有容分摊一些压力。但现在,最需要他的地方肯定是急诊而非神经外科手术室。
  “颅骨也要切开吧?”一助有些摸不清楚这位徐医生的路数,一般在中富医院里,执行神外手术的时候,王主任是喜欢自己切颅骨和硬膜的。
  “对。”徐有容点了点头,“切开颅骨,用骨蜡止血之后就我来接手——硬膜就不需要你们来处理了。”
  两边的合作有些磕磕绊绊,因为大家分属不同的医院甚至是不同的医学教育体系。所以手术中的习惯和方案都截然不同——为了顺利完成手术,徐有容不得不把手上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放慢,并且还要改变一下自己以前的语言习惯,用更加精确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要求。
  以往以徐有容的习惯,这台蛛网膜下血肿清除术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而这一次时间却被硬生生的拖到了两小时四十分。
  徐有容的工作受阻不说,韩文平这边也不怎么顺利。
  进入药房之后,韩文平看着中富医院的两套配药系统,感觉自己的血压可能已经飙到了160/110。
  中富医院的配药系统是个老大难问题。在中富集团接手造纸厂医院之前,这家医院一共历任了两位院长。
  两位院长上任之后,都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化升级”要求。医院前后两次招标,购买了两套完全无法互通的配药系统。
  这两套配药系统的功能其实完全一样——它们都能完成输入数据后,将药物自动从药柜中取出,并且通过传送系统送到药师手里的工作。但……这两套系统不但相互无法联通,甚至不能和医生们开药的处方系统联动。
  所有科室,包括急诊和门诊以及住院部开出的药物,都必须让人专门把处方单送过来。然后药师们再凭借着处方单上面的药物清单,一项项输入到系统里。
  更可恨的是,这两套配药系统的软件都难用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它们甚至不支持手动输入药物化学名或商品名。只能通过一个下拉菜单一项项去找。而且下拉菜单里的药物名称项目混杂,并没有区分出专业名称和商品名……韩文平甚至在里面看到了六个“布洛芬”和三个“芬必得”。
  “靠这种东西简直就是谋财害命!”韩主任大怒,然后无奈的决定把配药程序全部改成手动——在看到处方单之后,药师们记得转身跑到药柜里手动找药。虽然工作量上去了不少,但这么一来速度却还是比之前要快。
  “回头真的得跟你们院领导好好反应一下这个问题。”韩文平在药房里跑的浑身是汗,他一边找着药一边朝着中富医院的药师们发着牢骚,“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忍过来的?”
  “我们这个算好的了。”中富医院的药师苦笑道,“我们院里,处方系统、影像系统、检查系统和住院系统都是相互独立互不联通的——麻烦可多了。”
  第938章 预见性
  好在困难总有办法克服,而随着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反复劝说后,愿意冒着摔断骨头风险出门的人基本都放弃了出门的打算。这下让急诊终于稍微轻松了一点。
  和四院接收的病人差不多,第一波外伤的患者过后,接下来的病人自然就会向着其他“方向”去发展。
  “一氧化碳中毒预报,三个病人!”孙立恩这边和整个中富医院急诊科一起,刚刚把门口等待着治疗的病人全都收治入院,另一边就响起了警报。
  向中富医院发出警报的是造纸厂的保卫处。常宁早遇到了数十年未见的暴雪袭击,这些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们为了预防意外,于是特意在各个居民楼的楼道里上下巡逻着。并且还要专门去看一看独居的孤寡老人们是否安全。
  就是这么一看,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们就发现了异常情况——一处三楼的住房大门紧闭,而且房内还隐约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味道。闻起来像是什么东西烧糊了似的。
  这种情况迅速引起了保卫处工作人员们的高度注意,在连续敲门好几分钟无人应答后,他们果断采取了强制措施——直接把关起来的木头大门给砸开了。
  砸开门后,烧焦的味道尤为明显。房间里,一家三口分别倒在餐桌和沙发旁没了动静。而餐桌上则摆着一个红色泥炉,炉子上架着铁丝网。而铁丝网上面,几块五花肉已经被烤成了焦炭的样子。
  烤糊了的五花肉引来了保卫处工作人员们的注意,也正是这个注意,才把这一家人从一氧化碳的封闭房间里救了出来。
  ·
  ·
  ·
  情况很不妙。
  中富医院这边的呼吸机还算够用,至少吸氧不成问题。但比较麻烦的是,中富医院的高压氧舱……它没有那么大。
  一家三口不太可能全部进入到高压氧舱里。这是最大的问题。
  按照一般的规定和要求,一个高压氧舱里最多只能容纳一名病人。而从“物理”角度来说,容纳两名病人大概就是极限。
  要塞三个病人进去……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高压氧舱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一个主要手段。倒不是说其他手段不行——只不过这个手段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好用的。
  单纯吸纯氧,要让红细胞释放一氧化碳大概需要三个小时左右。而高压氧舱则能让这个过程缩短到20分钟。
  “把病情最重的塞进去。”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孙立恩迅速做出了决定。“等他们过来之后,马上做个血气看看。”
  一家人在五分钟后,被三辆电动三轮车送到了中富医院。慌里慌张的志愿者们把人刚刚挪到病床上,已经跑了一天的护士们就出来接手开始推着人往病房里跑。
  不得不说,中富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水平确实不如四院。在四院里,为移动中的病人开通静脉通道并且插管这种事情几乎是常态。而在中富医院嘛……护士们只有在把病人转移好了之后才能进行准备工作。
  抢时间这种事情,普通的二级医院确实比不上三甲大急诊中心。
  “把这对年龄大的老夫妻先送进去吧。”孙立恩看了看状态栏,然后低声嘱咐道,“给年轻的那个上纯氧。”
  其实也不需要怎么分析研判,孙立恩也能看得出来年轻人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他的面色比自己的父母更白一些。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会有明显的面部潮红表现,这是由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性所导致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00~300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体内绝大部分血红蛋白都会放弃携带氧气,转而携带亲和力更强的一氧化碳。
  身体内缺氧后,人体会自然产生血管扩张和血压升高等等变化,试图尽量让更多血液流经身体组织,从而增加供氧。这种自然变化也就导致了患者身体上会出现“潮红”的现象——这是因为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所致。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而言,最重要的救治措施就是尽快纠正一氧化碳中毒所导致的全身组织窒息。这种损伤对患者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有严重的影响,而最敏感最严重的当属脑组织。
  一氧化碳中毒和窒息还不完全一样——毕竟现实环境下,只要不是化工厂之类的特殊地点,很少有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能达到100%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患者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般不会特别高。
  比如现在中毒的一家三口,爹妈晕倒在放着烤炉的桌子上。这里距离一氧化碳的生成点最近,同时相对位置也比较高。一氧化碳比空气更轻,他们吸入的一氧化碳总量就要比远处坐在沙发上的儿子多出不少。
  但就算是这种情况下,这对夫妻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也就只有个40%左右。这算是中度偏重,但还没有到严重中毒的地步。
  赶紧把这对夫妻送到高压氧舱里去之后,孙立恩开始针对着这位二十一岁的年轻小伙调整起了治疗方案。
  他在未来三个小时内不会获得高压氧舱治疗支持,同时也没有能力把他转运到其他具有高压氧舱的医院里去。孙立恩首先为这个患者的治疗定下了一个基调——在三小时内,竭尽全力减少缺氧对他造成的损伤。并且还要控制治疗规模,这样在他父母结束三个小时的高压氧舱治疗之后,他可以被马上送进去继续治疗。
  “这个无名氏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是35%。”很快,中富医院的检查结果出炉。在听到了这一数据后,孙立恩迅速开始下达起了治疗方案。
  “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20mg配10糖。”由于患者目前已经在吸入纯氧,对呼吸的治疗可以暂时不予调整。孙立恩首先提出的治疗是用于针对中毒后会出现的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