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宗明天下 > 第202章 小说家
  允熥打发他们去拟旨了,自己一边去侧殿,一边还在想着建业一词。然后他想起隋炀帝杨广的年号是‘大业’,与这个年号很像。
  再一深思索,隋炀帝和自己很像啊!朱元璋积累了大量的家业,隋文帝同样积累了大量的家业;自己是第二代国君,隋炀帝也是第二代国君;最重要的是,自己想建功立业,隋炀帝同样有宏图大志。
  自己不会沦为隋炀帝第二吧?
  允熥马上在心中警醒自己:推行改革,以及开疆扩土,必须量力而行,绝对不能急切。
  从侧殿休息归来的允熥不等自己的辅臣说话,下令道:“徐晓辉,把这个贴到朕桌子侧面的墙上。”
  几位辅官看向要贴在墙上的宣纸,等贴好以后,见到上边写着:“勿忘隋二世而亡之事”。
  暴昭赞道:“陛下圣明。”原来他们知道了允熥的年号定为建业之后,也马上认识到和隋炀帝的年号‘大业’类似。
  虽然只是年号相似不代表皇帝的作为就一样,但是他们还是打算劝谏允熥。现在允熥自己写了这样一个对联来提醒自己,他们也就不必再行劝谏了。
  允熥说道:“诸位爱卿,若是朕的政令有何不妥当之处,一定要劝谏朕,不必有所顾虑。几位爱卿回去之后也要和其他众臣告知。只要劝谏不含私心,哪怕所说有误,朕必不因言罪人!”允熥虽然还算虚心纳谏,但还是留了一个后门。
  不过在场的几位辅臣即使察觉了允熥的后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儒家本来就讲究大公无私。
  下午还是和昨日一样。
  =====================================================
  福健建阳,位于福健行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又称谭城,自宋高宗南渡之后就是东南地方出书、印书最多的地方,现在仍然是大明最重要的书籍出版之地。
  但是现在城中说书人流行说的评书却不是在这里出版的。城中的一处瓦市里,聚集着数百人听着同一个说书人说着评书,不时就有叫好之声,还有铜钱掉在地上“砰砰”直响的声音。
  只听那说书人说道:“却说袁绍兵败而奔,沮授因被囚禁,急走不脱,为曹军所获,擒见曹操。……。操下令攻冀州。正是: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然后那说书人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就到这里。明日午时小人再给各位大官人接着说。”然后团团一揖。之后他蹲到地上把客官打赏的钱都捡起来,然后从后台退下。
  此时已经是戌时了,大家伙儿明日还得早起上工,所以都退下了。有两名穿着长衫,一看就不是劳动人民的人却未着急回去,而是慢慢地踱着步子,边走边聊。
  其中一人说道:“这《三国演义》,当年罗本拿过来的时候我也是见过的,确实是好本子,但是刻了雕版再印的话,现在这大明没有那许多闲人,恐怕是收不回本钱来的。说书人说本子挣得再多,也就是一开始的几个说书人分给他些钱,之后的说书人谁会给他钱?”
  “没想到罗本竟然能够找到人印了,又有许多说书人说书,都传到建阳来了。前几日从京城过来的陈久林拿过来的《三国演义》的本子,印刷字迹清晰,分明是用铜活字印的,也不知道谁舍得造出这么多铜活字来印书,莫非是从皇宫大内借出的铜活字不成?”
  他是建阳城内有名的书商,是以一下子就能掂量出用什么印的。
  另一人笑道:“王福老弟你还真是敢想,谁能敢用大内的铜活字来印这本子。”
  王福笑道:“我也觉得是异想天开。但是吴兄你说,哪来的这许多铜活字呢?”
  “若是自己造铜活字,恐怕卖出几万册都收不回本钱,而现在听陈久林所说在大江南北不过是卖出几百册,很多人都是在租书的店铺去看。这个卖出的数量就是刻雕版都收不回本钱的。真是奇怪。”
  二人一路走走行行,用了许多时间才回到住所。
  他们刚到住所,一名小厮就走过来对着他们二人说道:“老爷,吴先生,有人要找吴先生呢!”
  吴先生名叫吴玉朝,他问道:“何人找我?是李云吗?”李云是建阳县城内的另一名大书商,而吴玉朝是东南地方小有名气的话本、剧本的写作家,所以他有此一问。
  那下人说道:“吴先生,并非是李先生的人,而是操着京城口音,看起来像是当兵的人。”
  “京城口音,当兵的人?”吴玉朝沉吟着说道:“我不认得这样的人啊?”
  王福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进去见一见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他二人遂走进住所。
  住所内,允熥的亲随侍卫赵民正在坐着。他是当初被派出来寻找罗贯中的朋友的。一共有八个人被派出,其中有六个在杭州,一个在九江,只有他跑得最远。
  到了当地,因为他是外地口音,大家都不合他说实话,他最后不得已亮出用来住在驿站的证明,找了当地的捕快才知道了吴玉朝住哪,这才找了过来。
  他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了一会儿,听到有三个人的脚步声传来,赶忙睁开眼睛,就见到除了之前的下人以外,另有两个人走了进来。
  前一个人看起来三十许人,生的面阔,又有些肥胖,这可不多见:后边一人大约五十多岁,面色苍老,颇为瘦削。
  赵民想起临走之前罗贯中的话:‘我这几个朋友,都是五六十岁、混的不怎么样的人。’顿时猜到后边那个人是罗贯中的朋友吴玉朝。
  赵民马上对后一个人说道:“后面这位老先生,可是吴玉朝?吴先生”
  吴玉朝说道:“正是草民,不知道阁下找我为何?”他见这人像是官面儿上的人,所以自称草民。
  赵民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是京城上直卫的世袭军官。有贵人喜爱看戏曲、话本,所以不仅优待罗贯中老先生,还让罗贯中老先生写信给他的朋友。”说着,他拿出罗贯中的亲笔信,说道:“这是罗贯中老先生给先生的亲笔信。”
  吴玉朝颤抖着接过赵民递过的信,打开看了看,然后颤声说道:“确实是罗贯中的亲笔信。”
  赵民说道:“殿下,哦不,贵人还想接各位擅长写话本、戏本的先生去京城。信中也有写到。”
  赵民暗暗叹到侥幸。自己习惯于叫殿下,所以刚才不小心叫出的是殿下,若是叫出的是陛下,那就坏了,幸好,幸好。
  王福和吴玉朝对视一眼:殿下!喜欢看戏、话本,优待罗贯中的人是位殿下!这可是再也想不到的事情。
  吴玉朝再一次激动地颤抖,而王福之后用复杂的眼光看着吴玉朝,就像是一个学霸发现一个学习远远比不上自己,但是却考试考了满分还并没有作弊一般。
  吴玉朝好半天才平复过来,然后说道:“这位,”
  赵民马上说道:“赵百户。”
  “赵百户,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咱们再出发吧。”吴玉朝说道。
  赵民答应道:“可以,今日休息一晚,明日出发,去京城。”
  ======================================================
  下一天二十九日,又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突发事情的日子。不过对于允熥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前段时间积累的折子终于都处理完了。
  允熥批答完最后一份折子,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看着都端坐在自己座位上的四位辅官,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些事情要处置,诸位爱卿今日就回去吧。”
  此时大明的官员还不是后来什么都要管的文官士大夫,听到允熥这样说了,张温第一个行礼告退。
  暴昭本来还想问一下的,但是排名在他之前的张温都行礼告退了,他也不好再问,就退下了。
  郭镇和卓敬也不知道允熥想干什么,因为允熥没有留下他们的意思,也退下了。
  允熥等他们都退下了,到寝殿换上外出的衣服,让王喜派人去叫侍卫们到乾清门汇集,他要出宫。
  杨峰接到出宫命令,十分惊讶。自从从祖陵回来已来,允熥还没有出过皇宫呢。
  不过他也只是惊讶了一小会儿,然后马上招呼着侍卫们来到乾清门。
  他到的时候,允熥已经坐在乾清门附近的门荫处喝着茶等着了。
  杨峰马上行礼说道:“见过陛下。臣来迟了,请陛下恕罪。”
  允熥说道:“你并未来迟,是朕来的快了。”然后允熥看了看杨峰他们,说道:“你们并未准备仪仗?”
  杨峰说道:“陛下不是微服出行?”
  允熥失笑道:“朕今日要仪仗出行,并非是微服。”
  杨峰感觉自己闹了个笑话,因为以前允熥一直是微服出行,从来没有用过仪仗,所以杨峰下意识地就没有让准备仪仗。杨峰这次深切的意识到了当了皇帝以后的允熥做事风格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然后又找仪仗。等到一切准备好以后,已经快到酉时了。允熥看着天空,因为夏天天黑的晚的关系,所以天还很亮。
  允熥坐上车,杨峰问道:“陛下,去何处?”
  “那些朕下令来京城的和尚和道士,都被安置在了哪里?”
  “僧、道录司没有那许多地方,所以安置在了礼部主客司的番馆。”
  “那就去番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