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我们医院都穿了 > 我们医院都穿了 第125节
  赵国公今年七十二岁,国都城的高门大户去探望过一两次表达关心以后,就再也无人上门。毕竟,他这岁数加上吐血之症,死也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尤其是他家可以交结的都死了,剩下的都是些烂泥,没有任何利益可图。
  可偏偏许多人不知道,自始至终,最支持润和帝立太子和保太子的就是赵国公。
  魏璋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当然知道润和帝有什么打算,所以选择直接敲门。
  紧闭的大门敲了许久,才缓缓打开一条缝,门房冷冷地盯着魏璋:“何事?”
  魏璋拿着润和帝的亲笔信,厉声喝道:“命你家管事的出来说话!”
  门房瞥了魏璋一眼:“哟,这不是闲散魏七郎君吗?今儿刮什么风,能把你刮到赵家来?”
  魏璋不由分说推门进去,把追在后面大喊“放肆”的门房甩得老远,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找到主屋时,就看到赵国公的子女们愁眉不展地围在床边。
  一路进来,见到的仆从数量比卢家少了许多,这个家衰败得太厉害。
  赵国公躺在床榻上,面容枯槁,看起来比润和帝还要惨。
  直到魏璋推门而入,赵国公的子女们才木木地看着他,甚至没人喝斥他“放肆。”
  魏璋一眼瞥去,得,大树还没倒呢,猢狲们已经傻了。
  反倒是一名比魏璋矮半个头的青涩少年,以家主之势走来:“你是何人,怎敢擅闯赵家?”
  魏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赵家只剩你一个清醒明白,吾是城北魏家魏七郎君,今日特上门送陛下的亲笔信!”
  这话一出,赵家跪着的人这才惊动起来。
  少年行礼时优雅得体,隐约透着主心骨的气势。
  魏璋给了亲笔信就算任务完成,转身就走,毕竟陛下只是让自己跑腿,并没说让他们一定上山,反正围在这里的赵家人,没有一个看完亲笔信有收拾行装的意思。
  魏璋一路走到赵家大门,却发现少年跟了出来:“魏七郎君,请留步。”
  魏璋回头:“何事?”
  少年拿着润和帝的亲笔信:“米面粮油要筹备多少?有没有时限?”
  魏璋的记忆力非常好,把飞来医馆的价目表背得烂熟于心,当看到少年质地略差、明显旧了的衣裳,立刻明白:“这需要上山以后才知道。”
  少年有些着急:“魏七郎君,太子殿下和皇后殿下在医馆的米面粮油筹了多少?”
  “飞来医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你阿翁的病情与别人不同,不能按太子殿下和皇后殿下的花费来算。总之,先……哎,你的鼻子怎么回事?”
  魏璋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少年的鼻子里缓缓淌出几缕鲜血,赶紧递了帕子过去。
  “去年秋天开始的,我也不知道,”少年接了帕子,认真致谢,“魏七郎君,奴一定会将阿翁送上山的。”说完,头也不回地走进赵家的大门。
  魏璋望着再次紧闭的赵家大门,轻声说:“嗯,我信了。”
  昆仑奴北风向来心直口快,在魏璋数年如一日的教育下,总算知道说人坏话要在背后,要小声说,绝对不能大声让人听见。
  上了马以后,北风问:“郎君,赵家不会连送病人上山的马车都没有吧?”
  魏璋无奈地看了北风一眼,行吧,至少知道说话小声了:“何以见得?”
  北风掰着手指说:“这里所有的乌头门,赵家的最破,外墙有些松散,大门上的漆裂了……郎君,奴是不是观察入微?”
  魏璋立刻夸他:“北风又变聪明了。”
  北风是听不出反讽、阴阳话和含沙射影的,喜滋滋地替魏璋开道,顺便问:“郎君,下一家去哪儿?”
  魏璋在心里叹气,但也很难说自己没有乐在其中,毕竟周遭尔虞我诈、明枪暗箭,有这样一块傻憨憨的肉盾,哦,不,有两大一小三块傻肉盾,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北风没听到回答,又认真地揣测了一番,问:“郎君,下一家还是高门大户吗?”
  魏璋看了一眼a4纸:“不,去城北的延祚坊 。”
  北风勒紧疆绳:“郎君,是靠近明德门的延祚坊吗?”郎君说过,就算要送急信,哪怕是白天都要绕远、不能去延祚坊,那里是国都城最不安全的地方。
  魏璋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一桩事情,把剩下的a4纸交到北风手中:“这些都给你送,夜禁前,你带着饼儿南风和马车在明德门内等候,等不到就回家去。”
  “郎君,你一个人怎么行?”北风在延祚坊生活过半个月,知道国都城繁华似锦的另一面。
  魏璋特别淡定:“天黑前一定要把所有信送到,我一个人才安全。”
  北风除了跑得快就是听话,掉转马头就走了,送信最重要。
  魏璋半路停住,换了匹干瘦的驽马,又换了身破烂衣裳,蓬头垢面,脸和手都涂了灰尘,让人一眼分不清这是一堆破布还是人。
  如果北风跟着进来,他那个扎眼的样子,改扮以后更加扎眼,怎么也低调不了。
  改扮得万无一失,魏璋一勒马缰径直向着延祚坊驰去,经过坊门的瞬间,脑海里已经布了无数个局,相较于其他坊的干净整洁,这里用污水横流来形容,那是冤枉污水。
  国都城多次整肃街坊,都没人能把延祚坊清理干净,是因为前头清后头扔,没完没了。
  而魏璋手中的亲笔信,是给生活在延祚坊、已经离开大理寺多年的老仵作焦柴的。
  算起来,这人今年四十二,一双眼睛极为有神,不论是何等模样的尸体,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验完,是公认的出色仵作,后来因为循私作伪证,被夺了仵作资格,搬到这里。
  魏璋坐在马背上,摇摇晃晃一身酒味儿,连眼睛都被眼屎糊住的样子,完全融入延祚坊的人群里,但也正因为太融入。
  刚进坊二十米,就被这里的地头蛇拦住要过路费。
  魏璋心不甘情不愿地、摸了全身凑够过路费,又向前三十米,又被要了走坊费。
  好不容易找到焦柴的破屋子时,看到他刚被人揍完,像条死狗一样躺在污秽里。
  魏璋拿起一个大麻袋,把焦柴装进去,挂在马背上,掉转马头就看到自己被人围住了,不慌不忙地露出微笑,随手撒出一把又一把铜钱。
  一时间围堵的人就被捡钱的人冲散,魏璋趁机背了焦柴踩着坊墙上堆积的物品,翻墙而出,逃之夭夭。
  留下一群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人,更加气愤难当地打人撒气。
  魏璋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国都城内还算可靠的闾阎医工,给焦柴全身上了夹板绑住,喂了吊命的药丸,换了稳当的马车,在夜禁关城门的瞬间,与北风汇合,一起上山。
  北风在鼻子里塞了两根布条,赶着马车的时候,仍然被车内怪味儿薰得吃不消,边问:“郎君,就这样送上山吗?”
  “不怕薰着飞来医馆的医仙们吗?”毕竟,飞来医馆连卫生间都那么干净。
  别说饼儿了,北风都很想念在飞来医馆的日子,吃得好睡得好,所以这次听魏璋可以带着妻儿一起,别提多高兴了。
  也因此,北风有多高兴,心里就有多担心,这算不算对医仙们大不敬啊?
  魏璋想了想,是这个道理,找出一套还算干净的衣服,让南风给焦柴稍微擦拭再换上。
  饼儿活蹦乱跳的,南风对魏璋唯命是从,擦身这种小事,她做得可利索了。
  总算,两刻钟后,焦柴被擦得有点人样,仍然昏着。
  ……
  魏家昆仑奴北风在全城送信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时间,家中有难治之症病人的贵族人家,都想送家人上山看病,但最擅长权衡的他们又有些迟疑,陛下给了亲笔信上山,是不是意味着没信就不能上山?
  毕竟,之前的贵女孕妇们上山,是寻了太子妃写了拜贴的。
  向来思虑甚远的他们又想着,陛下给臣子们找良医,除了体现他仁厚关爱,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意思?
  于是,他们派出各家的探子,在全城范围内打探,很快就传来消息。
  当年烂泥扶不上墙的“闲散魏七郎君”拿着陛下给的亲笔信,第一封送到卢家,第二封送到宣平坊的赵家,第三封送到长兴坊的王家……
  不多不少,九封亲笔信。(因为魏璋完美的改扮,送到延祚坊的那封信无人知晓。)
  有些世家干脆借着与魏家或近或远的关系,直接登门拜访,希望套出些蛛丝马迹。
  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魏家家主魏琮甚至不知道魏璋在哪里,更别提魏璋送信的事情。
  来访的客人们,有些还是长辈,或是比较亲切的人,魏琮也不能就这样干瞪眼,只能找来魏珩等兄弟询问。
  结果还是一样,大家都不知道魏璋回国都城,态度嘛,也非常微妙;毕竟在魏家,魏璋也是不招人待见的。
  啊这……
  但魏琮毕竟是八面玲珑的家主,打探不到魏璋的消息,但稍微泄露一些太子殿下身体正在康复的消息,当然这也是太子授意太子妃的。
  这下,世家们在高门大户的家里炸开了锅,飞来医馆的医术竟然如此了得?想来,润和帝这样照顾老臣是有原因的。
  更重要的是,传闻病得要死的润和帝,还能写出如此苍劲有力的笔迹,这传闻根本不能信!
  只是九封书信,润和帝就轻松压住了国都城内蠢蠢欲动的多方势力。
  整整一晚的无眠思索,高门大户们命令家仆们收拾行囊,不论陛下是不是写信邀请,都把自家久治不愈的病人,挑最严重的病人送上山去。
  消息被风吹遍国都城的每个角落,贩夫走卒、平民商贾也收拾了米面粮油,为自家病人寻找治愈的机会。
  走,上山看病去!
  第115章 36天的最小病人
  一大早, 郑院长摇来的相关人员,在食堂吃了足够热量蛋白质的“体力活套餐”以后,浩浩荡荡地走到医院大门东侧。
  供应科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保安队员、急诊的医护人员和保洁, 把已经关闭的发热绿色通道的治疗仓重新开启。
  大家齐心协力, 把仓内的医疗设备、器械以及所有可移动的物品都搬到了停车场, 擦拭消毒液以后等待曝晒。
  保洁和医护人员带上面罩、口罩和防护服,按照标准进行全仓消毒。
  急诊护士长周洁,按照抢救大厅的配置,往仓内放置病床、床头柜等物品, 供应科志愿者们在保科长的带领下安装床帘、水池和可移动洗手间……
  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可以同时接收八位病人的传染病房准备就绪。
  改装任务完成,接下来就是针对传染病房医护们和保洁的相关培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毕竟, 大郢常有疫病流行,上山的病人们也没有拒收的道理。
  郑院长和金老看着紧张准备的医护们, 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幸亏医院药房是无限供应的,不然还真的招架不住。
  紧张工作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等天黑以后, 接受培训的医护和保洁都已经考核合格,随时可以进仓工作。
  在检验科的大数据支持下,做出上山危重病人病因的推测, 急诊和门诊都对药物和医护们做了相应的调整。
  另外,小屋不止有值夜的保安,还配有译路人, 保证能与病人沟通顺畅。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病人上山。
  但世事无常, 尤其在医院里,无论怎么准备周全,总会伴随各种意外。
  比如,全麻手术当天,病人进了手术室,说早饭只吃了一点鸡蛋,被麻醉科医生退回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