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等着!”
  祝缨出门赁了辆车,不用车夫,自己赶车带上小江,连小黑丫头带一篮子纸钱之类都塞进车里,又杀奔了郊外。她认得路,一会儿就奔到了,冯家人已经收完了场子,只有一个日常看坟的老苍头在这里。祝缨这回把车赶得近了些,对里面说:“要看看么?”
  小江一路颠簸,连人带篮子里的东西连同小黑丫头都滚到了一块儿,此时正七晕八素,什么伤感也没有了。听祝缨问,没好气地说:“看什么?”
  祝缨飞快地把她头上的一片纸钱给摘了下来,咳嗽一声:“我拿凳子,你下来吧。”
  小江和小黑丫头把散落的东西收好,下车的时候祝缨扶也不扶,她只能摇摇晃晃地自己踩凳子下来,又瞪了祝缨一眼。抱着篮子,再去看那片被荒草包围的坟场的时候,她的神情又变得悲伤了起来。
  她在外面点着了香烛,祝缨给她把盆儿摆上,她一点一点地引着纸钱元宝慢慢地都烧完了。然后说:“我死了不要埋在这里,远一点,能看见就行。”
  祝缨当没听到,等她烧完了,说:“得回城了,关城门你没事儿,我明天要倒霉。”
  小江脸上似哭似笑,又有一点感激,说:“多谢。”默默地自己收拾篮子。小黑丫头说:“娘子,脏。”小江的手僵了一下,说:“不脏。”
  收拾好了,又被祝缨给塞进了车里,依旧是一路狂奔赶回了城里。到小江家的时候,鼓还没敲。小江道:“进来喝点茶吧,一路该累坏了。”
  祝缨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还是进去坐在了昨天坐的那个位子上。小江看她喝茶、吃点心,说:“我该感谢她吗?她曾想维护我,只是不曾想别人的娘也想维护自己的女儿。不谢她吗?这世上还有亲手把女儿推进火坑只为多一点钱的。”
  祝缨低头喝茶,没接话,吃完一盘点子才说:“哪个女孩子都不该被那样对待。”
  小江笑笑,说:“玲玲她们说,你人很好,没看她们笑话,审完了案子还雇车给她们送回来,没叫她们一路上出丑。”
  祝缨有点噎,说:“我也没干什么好事。”
  小江道:“没干好事还能吃得香睡得稳?要我,该担心死了。”
  祝缨道:“咱们不一样,我以前刨一口吃一口,不想第二天,想也没用,遇事平事。你以前有牵挂。”
  “那是以前!”
  “对。”祝缨说,“你现在能牵挂自己,就很好。我得还车了。那边那些破事儿,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过,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这儿以后要有什么事儿,你可以试着找一找我。我再有办法呢?走了,说不定明天还有事呢!”
  她走得不留恋,先还车,再去报恩寺看看,听说花姐已经走了,就赶在鼓点敲完之前回了家,看到花姐已然回来了,说一句:“没事了。”
  就安心睡觉,等着明天不知道哪位高官或者高官子弟又可能作夭,再惊动大理寺了。
  那一边,小江仔细地问了小黑丫头怎么找的人,慢慢地说:“哦。”
  小黑丫头问:“娘子,有什么不妥么?”
  “这世间是可恨的,但终究还是有几个不那么可恨的人。”小江眼眶微红,笑着说。
  第91章 才俊
  祝缨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不早了。
  花姐告诉张仙姑:“她还车去了,我就先走着回来。”
  张仙姑埋怨道:“都包了一天的车了,怎么不叫送到家来在门口结账?还要你们都走回来?别是你们年轻脸嫩,不好意思讲,叫个老油子给哄了吧?他少跑这一趟,还能多接旁的生意呢!就算接别人的生意,也得先把这一笔做完呀!你们呐,以后别不好意思。老三也是!她小时候不是这么抹不开脸的人呐!”
  叨叨咕咕,叨咕到祝缨回来又叨咕一回,打发她们吃了饭。
  花姐看祝缨表面一点影响也没有,心里吃不准她是个什么情形,就怕她都闷在心里把自己给憋坏了。哪知祝缨倒头就睡,第二天照旧起来去应卯。花姐看了也只能服气:她到底跟别人不一样。
  祝缨跟别人其实没什么不同,甚至是与太多的人相同。
  乡下粗放养大的孩子多半如此。
  祝缨活得糙。
  万事都是“记住了”,一件件地排在脑子里,却都没有“让它住在心上”。
  住不起。
  张仙姑倒是尽力想给女儿养得好些,但是她生的是个“儿子”,乡下儿子,还是没田没产的,就得跟着当神棍的爹妈摔摔打打地讨生活去。
  被王云鹤留在京兆府衙内谈了一天两夜,够许多后进晚辈激动得三天睡不好、吹到写墓志铭的那一天,在祝缨这儿也是“我知道了”。带着小江狂奔祭祀,听了人家的剖析之词,够好些心思细腻的人感慨咏叹良久了,她也只是“哦”。
  再去大理寺应卯销了假,她又是那个“年轻有为”但是还得趴着熬资历的小祝大人了。郑熹跟她说得很明白,一年升八级这种好事是非常少的,且熬着吧。祝缨也坐得住,多学点东西也不是坏事,她甚至有点惋惜没能早点有一个王云鹤这样的人给她仔细把天下的学问、典章、制度理顺了讲明白。单凭自己去悟,实在耗时耗力也特别费钱。
  祝缨没钱。
  好在有个王云鹤。
  祝缨仔细回忆王云鹤所讲,干脆凭着记忆把王云鹤讲的那些,一一给默写下来,然后整理出个纲领、提炼出了框架。花了整整三天,写成了几十页一本厚厚的笔记。她预备照着这本笔记里的架子,把之前读过的书重新再比着往架子里塞一遍。之后再读新书的时候,心里也就更有底了。
  整理好了笔记,她开始照着笔记给自己列个书单,照着书单一本一本地看书。学东西嘛,不丢人!反正她的底子都是偷听来的,王云鹤还当面讲给她听了呢,不算偷学。
  她已不怎么打算盘了,胡琏还有点寂寞,说:“你写什么呢?也没点儿响动,这屋里静得怪头瘆人的。”
  祝缨放下笔,转转手腕,说:“你也太有趣了,闹了嫌闹、静了嫌静。要不,我把大家伙儿给你找回来……”
  “罢罢罢,我说一句,你有八百句等着呢。没大没小的!”胡琏笑骂一句,起身蹓跶去了。
  祝缨也起身准备蹓跶一下,老黄来叫祝缨:“小祝大人,郑大人叫你过去哩。”
  祝缨揣起自己整理的笔记,收拾一下就跟老黄走了。路上,她问老黄:“今年还是没有明法科的人过来,要从自己人里选升几个官员,你没什么想法?”
  老黄低声道:“有是有,只是不知道成不成。我不比他们,他们有会算账的、有会有两手验看本事的、有行文极流畅的……我么,就只会干些粗笨的差使了。”
  祝缨道:“你说真的假的?”
  老黄道:“不是有句老话么?甘蔗没有两头甜,我跟在郑大人身边,是有不少好处的。一旦选了官儿……”
  祝缨道:“你就说我们寒酸好了。”
  “哎哎,那可不敢。”
  祝缨道:“你想好了就是了。”
  几句话功夫就到了郑熹面前。郑熹现在也有点闲,没有大事的时候,他还是愿意把事情放手给下面的人去做的,他先跟冷云闲说了几句京城各家的趣事,冷云蹓跶找人玩儿去了,他就想起来祝缨了。
  “你的音韵读得怎么样了?”
  祝缨道:“背完了。”
  “唔,可以学作诗啦。”
  祝缨傻眼了:“不是吧?不会行不行呢?”她就愁这个。
  郑熹道:“让你读了那么多的诗,你不应该作不出诗来呀!你不是个笨人啊!”
  说起这个祝缨就一肚子话了:“您让读的都是些什么呀?写景的也还罢了,咏史也凑合,最讨厌的是狗屁不通的思妇之词,真是头都要炸了。都是喜欢拿夫妻喻君臣!一写就是‘妾’如何如何。哪是满朝文武啊?这是满朝文武假装怨妇,要死了!”
  “又来胡说八道!什么叫装?这是借以述怀。”
  “我们村的怨妇才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郑熹见她为了不作诗什么话都说出来了,好气又好笑:“那是什么样子的?”
  “咒、骂!死在外面别回来了!爹娘瞎了眼,给许了这么个男人!媒人黑了心,不怕遭报应天打雷劈……”
  郑熹笑得捶桌子:“够了!知道你不爱作诗了,多少也是要会一些的,又不要你能写得多么好。你不作诗,现在又没旁的事要你做,你还能做什么?”
  祝缨道:“读书呀。”
  “嗯?”
  祝缨想,自己的藏书真的太少了,书不便宜,哪怕她只买那些最平易的简装本也是需要钱的。常见的书还好些,还能买,还有一些大部头的书,动辄几十本,书铺子里印的本来就少,抄的也少,多半都在人家里藏着。还有一些研习的人少、外面没有流传的,就只有少数人数有存。
  郑熹那儿书多呀!
  她把自己的书单给郑熹看,郑熹道:“这几本你不是读过了么?这空的是什么?”
  祝缨也想听听郑熹对王云鹤的评价,就把自己整理的笔记拿给他看:“这是前两天请教王京兆的时候他说的,我想照着这个把书再给读一遍。您给掌掌眼?”
  郑熹慢慢地翻着,不时拍一拍桌案,到了会食的时候还有一半没看完,说:“这是个博学君子啊!他对你很看重了呀,才会对你说这些。”
  祝缨道:“看重不看重的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他讲得明白,比私塾先生讲得好。”
  “废话!”
  “哎,您怎么自己揣着了?”
  “看完还你,吃饭去!”
  这天中午,郑熹又派人把自己桌上一道鱼拿去给祝缨吃。这是一条带籽的大鲤鱼,鲜嫩肥美。祝缨也不客气,把整条鱼吃得只剩骨头,剩点鱼汤还拿来泡饭了。大理寺卿的伙食,比她这个司直好多了!
  郑熹吃完了饭,午休也没休,紧赶慢赶把笔记看完,下午又召了祝缨去,说:“你可以先不用作诗了,把他说的这些吃透!书接着读吧。”
  祝缨赶紧说了自己的计划,郑熹笑道:“你就知道到我这儿来打秋风!”
  祝缨道:“薅习惯了。”
  郑熹接着笑:“行,习惯就习惯。唔,你今天先拿着你写的这个,去京兆府,请他再指点一二。”
  “诶?”
  “去,准没错。”
  “哎!”祝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能再拜访王云鹤,也是挺好的。王云鹤的本事,她还是要学一学的。没有王云鹤,她现在还在自己瞎摸乱撞,只觉得世道有毛病不知道世道究竟有啥大病,现在知道一些了。只要王云鹤还肯讲,她就愿意听!
  而且郑熹不会害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人家从一见面起对自己就挺照顾的,虽然各取所需,但是郑熹也是买卖公平。
  祝缨一落衙就揣着笔记去了京兆府。
  …………——
  因之前与王云鹤有那么一次深入的交谈,京兆府上下看她的眼神就又多了一点亲切。张班头也仗着自己与她熟,提醒了她一下:“王大人待您可不一般,您可不能叫他寒心呐!”
  祝缨怪异地看了他一眼,说:“这是什么话?”
  “哎,上回……”
  祝缨道:“王大人比你聪明吗?”
  “那是当然。”
  “那不行了?他是好人又不是傻子。我看他比你明白多了。”
  张班头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想反驳,好像又是这么个道理。
  里面出来一个小厮,笑着说:“请小祝大人去书房呢。”
  祝缨正正衣冠,还跟以前一样去见王云鹤。
  王云鹤的书房里还有别人,祝缨进去之后就看到了一个坐得笔挺的……算青年吧。她先拜见王云鹤,王云鹤道:“小祝来得正巧,我正想到你!子恭,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小祝。小祝,这是我的学生,冼敬,冼子恭。”
  祝缨与冼敬互相平辈行礼,一起一伏之间祝缨就把冼敬打量了个差不多。这冼敬应该与郑熹差不多的年纪,留着短须,看起来家里没郑熹那么优渥,但也是个衣食不愁的模样。一身蓝衫,领口袖口等处都有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