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0节
  他偶尔就和比尔卡尔讨论一下半拓扑微观形态几何的简化工作;偶尔关注一下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偶尔也会去一趟计算组,关心一下元素组合关系的工作进度,等等。
  这天是个大日子。
  《数学学报》发布了新一期的内容,邱会安的勒让德猜想证明论证发表出来,顿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热议。
  每一个数论领域猜想的证明,都可以说是一项国际级的数学成果。
  这个证明是邱会安完成的,通讯作者的名字则是王浩,自然就有很多人讨论起,邱会安究竟是谁……
  然后他们才知道邱会安是王浩的学生,而且还只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这个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舆论热议,“王浩的研究生学生,竟然已经能完成勒让德猜想的证明了!”
  “邱会安,记住这个名字,以后的数论大师!”
  “不愧王浩的学生,还在读研就已经证明数论问题了!”
  “《数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硕士毕业论文?还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
  “这篇论文能拿到数学会的钟家庆数学奖吧?”
  “别说钟家庆数学奖了,都足够拿到国际数学奖项了!”
  国内外舆论的热议,自然也影响到了西海大学。
  西海大学严复都特别来见了邱会安,代表学校给他颁发了五十万的奖金,甚至还许诺留校破格安排副教授职位。
  “小邱,你可以一边读博,一边担任学校的副教授,等博士毕业以后,直接转成正教授!
  “放心吧,该有的待遇都会有,你不是北疆省人,毕业后学校就给安置费……”
  “对于人才,大学一定给予最好的照顾……”
  很明显。
  在论文正式发表以后,邱会安的身价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他只是个研究生,即便是王浩带的研究生,但本质上还只是学生而已,而现在则成了高校争夺的人才。
  严复私下里给出了很多许诺,但依旧对于邱会安的去留不放心,还特别去找了王浩询问。
  王浩唯一的表示就是,“邱会安会继续跟着我读博。”
  其他就没有了。
  实际上,王浩并不在乎邱会安的去留,有一个天才学生跟着自己一起在西海大学也挺好,但是功成名就离开去其他高校工作,也对他没什么影响。
  学校确实是要发展的,但学校发展并不是留住所有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
  很快。
  时间又过了一个星期。
  王浩正在办公室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就听到报告说有人找了过来,他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似乎沈城那边提前联系过。
  他就在办公室里招待了客人。
  来人是沈城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研究员曾海玉。
  曾海玉的年纪大概五十左右,他见到王浩以后,就主动做了自我介绍,“王教授,你好,我是航空研究所的曾海玉。”
  王浩客套的把曾海玉让到沙发上,随后转身去冲了杯茶水招待。
  曾海玉也说起了前来的目的,他们正在设计一款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我们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制造出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的航空发动机。”
  “但是,在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计算上遇到了问题。”
  曾海玉说着有些苦恼,“计算,实在太复杂了。如果能够提升计算结果的精准度,我们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案,王教授,你也知道,这里面……”
  他说着摇了摇头。
  如果将航空发动机比作一个喷气的气球,内部压力越大,气球飞得自然就越快,为获得更高的增压比、产生更大推力,发动机内的空气通常需要经过多级压气机叶片压缩。
  那么,提升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至关重要。
  但是想要提升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就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而设计就牵扯到复杂的计算。
  曾海玉的团队碰到的问题是,他们有好几种设计预案,却没有办法确定哪一种更适合,换句话说,就是哪一种方案中,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更高。
  “这个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决定了发动机内部的主研方向。”
  “现在研究所内部讨论不休,就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是我们做过很多次计算,结果……”
  他说着都有些尴尬,“每一次结果都不一样。”
  王浩想了想,皱着眉头问道,“所以说,你们是有几种方案,想通过计算知道,哪一种方案的风扇设计增压更高?”
  “对。”
  曾海玉确定的点头。
  “我还是有些不明白。”王浩思考着说道,“叶轮机械的风压牵扯到了流体力学,有的需要代入数值去做近似计算,因为代入数值的差异,也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才会产生,每一次结果的不同,是这样的,对吧?”
  曾海玉继续点头,“没错,我们连续几次计算结果都不一样,根本无法确定哪一种方案更好。”
  王浩顿时疑惑道,“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人工计算会出差错,为什么你们不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呢?”
  “如果用计算机,代入大量数值做模拟计算,即便偏差范围更大一些,但数据多,自然就知道哪一种方案更好了吧?”
  这就是个概率问题。
  比如,方案一和方案二做对比,代入数值2,方案一的数值更高,代入数值2,方案二的数值更高。
  那么一个个去计算代入数值,自然很难得出哪一个方案更好的结论。
  如果用计算机模拟,一口气代入‘1-10000’的数字,其中方案一更好的有8000种,方案二更好的有2000种,自然方案一就会成为最好的选择。
  曾海玉听的有点想吐血,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看向王浩甚至有种‘何不食肉糜’的神态。
  我们都快要饿死了,你问我们为什么不吃肉?
  计算机模拟计算?
  他们就连做人工计算,都废了很大的力气,要是能有高端的计算机模拟操作,还用费时费力的去手动计算?
  第二百五十七章 确定新粒子,国际震动!爱德华-威腾:原来保罗是叛徒!
  “叶轮机械的风压问题上,我们一直都针对方案进行手动计算。”
  “我们也想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但是根本没有模拟系统啊,叶轮机械风压的计算是个复杂问题,国际上很早就有模拟系统,但是我们还没有……”
  “所以暂时只能手动进行计算!”
  曾海玉发现王浩确实不知道,硬着头皮进行了解释。他们当然知道模拟做大批量计算更好,但根本没有对应的系统,就是没有相关的软件。
  这种软件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想要进行开发难度是非常高的,可不止是口头说说就能做出来。
  曾海玉的解释让王浩明白过来,他发现自己想的有点简单了。
  王浩大体知道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是怎么回事,主要的计算难度还是在流体力学的近似计算上,但就像是航天局拥有火箭模拟系统,他下意识觉得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也会有类似的模拟计算系统。
  两种系统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实际上,牵扯的主要难度都在于复杂方程计算上。
  航空发动机制造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历史比较短暂,国内是在三十年前,才正式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
  当时的研究方法是,大量借鉴国外发动机的经验,甚至说,只要能够仿造出来就是成功,根本没有设计方案问题可言。
  研究真正牵扯到设计方案还是在近十年。
  当国内自研的航空发动机性能稳定,并能够装配到高端战斗机上,才真正进入到自研更高端发动机的阶段。
  当到了自研高端发动机的阶段,就没办法再去借鉴国外方案,才会有全新的‘构造设计方案’一说。
  这是个快速转变的过程,附带的体系自然就会不完善。
  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牵扯到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不是容易依靠计算机模拟计算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方面,连模拟计算系统的开发都还处在论证阶段。
  所以针对几种全新的设计方案,现阶段只能采用手动计算的方式进行对比。
  其实还是自研高端发动机,时间太过短暂的问题。
  国际上拥有垄断地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研究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可以追溯上百年,自然拥有成套的专业体系,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拥有了专业的模拟计算系统,就是专门为研究航空发动机而开发出来的。
  国内则是研究的时间太短,一些体系就没有能够跟上来。
  王浩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你们的几种方案想要确定哪一种更好,最好的方式还是带入大量数值去计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做解集函数推导对比,难度就实在太高了。”
  “我也不知道是否能分析出来……”
  他说着摇摇头。
  这个回答让曾海玉有些失望,研究所为几种方案争论不休,而他们做计算却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现在就连数学第一人的王浩都没有办法?
  “不过……”
  王浩的话音一个转折,继续道,“如果是做一套模拟计算系统出来,我觉得可以认真的研究一下。”
  “这种系统对于你们的研究应该很有帮助吧?”
  曾海玉都听愣了,他下意识的反问一句,“真的?”
  他说完自觉失言,马上道,“王教授,我不是质疑你,但实在太惊喜了,要是能有一个模拟系统,我们就可以多想几种方案去计算,以后就也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模拟系统的帮助,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最少能够缩短三年以上!”
  曾海玉说的一点都不为过,甚至还有些保守了。
  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有三大难关,一个就是提高发动机内部的增压比,第二就是增强材料的耐高温能力,最后就是解决内部部件的承力问题。
  提高发动机内部的增压比是排名第一位的,而想提高增压比就是提升内部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风扇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能够有一套完整的模拟系统,对于前期的方案设计以及后期的试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就会大大缩短发动机研发时间。
  一般来说,顶尖发动机的研发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的,一款最先进的发动机,用十年能够研发出来,速度已经很快了。
  有了完整的模拟系统的帮助,前期设计加上后期的实验,研发速度提升三年是一点都不夸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