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第98节
  到嘴边的肉怎么会不吃,就是人,捡了肉也会吃,更何况是山里的畜生。
  “山深林密多精魈,那里头就有一只猫通了灵。”
  “瞧见死了这么多猫,它一下就生气了,起了报复的心。”
  潘垚听得揪心。
  死的那些都是同类,说不定还是徒子徒孙,这当祖宗当老大的,肯定生气。
  猫通了灵,就是猫妖,报复起来,手段定然不一般。
  果然,下一刻就听于大仙道,“估计是道行也不深,它没有直接寻上那一家子,不过人家开智了,机灵着呢。”
  “也不知道它怎么捣腾的,拿死老鼠药了野鸡狗獾这样小只的畜生,转而就往老太太家附近丢。”
  “老太太家里以为是好东西,也没多想,捡着也就吃了,得,这一吃,就也被药死了。”
  那猫妖害了人,犹自不甘心,还寻上了卖药的皮行。
  于大仙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幸亏遇到谢仙长,这才捡回一条命,谢仙长说咱老师父有这么点资质,问了咱老师父的意见,就留了人在山门。”
  于大仙比了小指头指甲盖的大小,表示当真只有这么一丁点儿的资质。
  “学不了什么东西,就学了里些看相算命的,算是从皮行转到巾行了。”
  潘垚:……这转行转的。
  果然,一日是江湖人,一辈子都是江湖魂。
  于大仙:“别的不说,在山门里起码清静,不要风里雨里的讨生活,最重要的是,还不要受人气。”
  出钱的是大爷,就买个狗皮膏药,一个就几块铜板,偏偏要人家达到人参灵芝的效果,这怎么可能嘛,所以喽,卖狗皮膏药的不单单经常被当做骗子,还经常挨打。
  潘垚坐在小杌凳上,听着于大仙的话,也掰了些花生在盘子里。
  她也不吃,就图个手头有活儿。
  “再后来,有谢仙长陨落的消息传回来,山门里的人都散了,咱老师父揣着几本书就下山了……”
  “这次,他做的是巾行。”
  “机缘巧合下,来到这小庙,见小庙里奉的是玉镜府君,是有前缘之人,老师父漂泊一生,老了老了,漂不动了,也就在这儿安家了。”
  谢予安行善人间时,百姓感念他善行,建了小庙,供奉神像,立了长生碑,祈求保一方太平。
  谢予安没有留下真名,那时,人间见他行事皎如明月无暇,便唤一声玉镜府君。
  潘垚这才恍然,为什么庙里会有府君作为谢仙长时候的手札。
  潘垚抬头看向小庙屋檐的檐角,猜测,也许正是因为小庙这一处的香火,玉镜府君才得了一线生机。
  于大仙说完旧事,看着潘垚道。
  “先前知道土土你身怀偃骨,师父便想到了祖上话里传下来的谢仙长,哪里想到,原来府君一直都在庙里。”
  只是时常是在沉睡之中罢了。
  于大仙还曾经惋惜,这身怀偃骨之人,成长皆是不易。
  哪里想到,惋惜之人就在身边。
  “现在,也是时候将这小庙还给府君了。”
  于大仙打算从小庙里搬出来,到时香客来了,也有烧香的地方。
  这几年,破四旧的影响在减少,各地小庙的香火又重新旺盛,他要是还住在里头,这香往哪里烧?瞅着就不够正式。
  凡事只有自己先正式了,别人的对待才会正式。
  潘垚担心,“师父,那您住哪儿啊?”
  她想说,要不,师父您上我家住去?正好还不用她拎饭送汤的,一家人坐一桌吃饭,热热闹闹的多好。
  不过,转过念头又想。
  那房子是她金爸爸的,她还没商量就把师父接来,这事儿做得不妥。
  再说了,俗话都说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师父要是来了,会不会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寄人篱下,然后分外的不自在?
  突然,潘垚想到了要起房子的孙永传,眼睛一亮,开心道。
  “师父,咱们也自己起个房子吧,您是村子里的人,也是有宅基地的!”
  “我这儿有钱。”
  于大仙听到这话,心动得不行。
  哪个男人心里没有想过自己盖一处宅子啊,到时整个院子,种种菜,喝喝茶,冬天搁一张躺椅,摇摇晃晃的晒太阳。
  美啊!
  这小日子美!
  他一个老头子也是想滴!
  “成,咱们也盖一处新宅子。”老仙儿豪情万丈。
  没道理那投胎的老太太都能想着起房子,他一个老大爷还落人于后。
  对于潘垚的孝敬,于大仙也不推辞。
  他就这么一个徒弟,以后百年了,东西也都是留给土土的。
  这还活着的时候啊,该享受就享受,徒弟的孝敬也要收。要是等他老了,过身了,徒弟就是想孝顺他,都没地儿寻他了,那多遗憾啊。
  再说了,他自己也有一些钱。
  “这日子过得可真慢。”
  一时间,潘垚和于大仙两人都瞅着大队的方向,盼着日子过得快一些,然后,陈头头早点儿上班。
  ……
  芭蕉村,陈家。
  陈头头“哈嚏哈嚏”的连打了两个喷嚏,鼻子上都挂了两条清鼻涕,一时间有些狼狈。
  李翠芬瞥了一眼,嫌弃不已,“快擦擦,欸欸,别用袖子……你别是生病了吧。”
  陈头头手一顿,嘟嘟囔囔的掏了兜里的手帕。
  这会儿又没外人,瞎讲究什么啊。
  “那不能,我身体好着呢,肯定是谁在念叨我!”
  李翠芬想了一件事,开口商量道,“你说,开年了,咱们多抓些鸡来养,你看成不?”
  陈头头眉头一皱,正想说什么。
  李翠芬继续:“我那侄儿耀祖,单就过年那几天就赚了这个数。”
  说完,她伸出了一个巴掌。
  陈头头瞪大眼睛,“五百?”
  李翠芬点头。
  陈头头心里直唱乖乖,这五百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他一个月也就四十多块的工资呢。
  五百,够他赚一年了。
  李翠芬掰着手指头数,“他平时还有卖蛋,这就又是一笔钱收入。”
  “城里人不清楚,咱们这乡下地头的还不知道吗?这下蛋的不是鸡屁股,它是鸡屁股银行!”
  “我都问耀祖了,他肯带着咱们一道,到时,他会过来收蛋,也给咱们讲怎么让鸡不生病,给鸡吃药打药。”
  这就等于有了个有经验的人在前头带着,万事他们不用再摸索,连销路都找好了,到时,他们只要操心养鸡的事就成了。
  陈头头不禁感叹,“小平同志说得对,先富带后富,最后再达到共同富裕。”
  有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娘家侄儿,李燕芬腰板都直了两分,嗓门里也都是自豪。
  “成吧?开春了再抓鸡苗,咱们先捡点木板,搭个鸡寮。”
  李燕芬盘算过了,这木板都不用钱,正好去船厂里捡不用的木头,就自家人辛苦两天,这鸡寮便能搭起来了。
  陈头头点头,“成,这几天都是好天气,来年收成应该都还行。”
  “明儿啊,我也去小庙那儿走走,问问于大仙和小大仙。”
  这样的对话不单单在陈家谈起,芭蕉村,白鹭湾,和李耀祖相识的人里,好多家都起了这养鸡的念头。
  李耀祖富起来了,这事大家都瞧到了,别的不说,腰间都挂bb机了。
  而且,他富起来的方法在大家看来倒是不难,乡下地头,谁还没养过鸡养过鸭啊。
  ……
  第二日,陈头头便来到小庙寻潘垚和于大仙,说了这养鸡的生意。
  于大仙和潘垚对视一眼,皆是想起了私下里说的鸡日大吉这事。
  不过,两人都不敢打包票。
  这要是打了包票,人家赔了找上门来,要他们负责怎么办?
  再说了,赚了钞票,那钱又落不到他们的口袋里,他们何苦来着。
  “师父,您来说。”潘垚杵了杵于大仙,让于大仙来说。
  似是而非,云里雾里,模棱两可,简称有说等于没说……这活计啊,老仙儿那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于大仙轻咳一声,“这事儿嘛,它是这样的……”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很快,陈头头便被忽悠住了,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眉头放松,若有所思模样。
  末了,他看着于大仙,一脸的感激,伸手抓住于大仙的老手,用力的晃了晃。
  “对,老仙儿说的在理!成事就是要看人,就算老天追着喂饭了,咱们也得要张嘴。”
  趁这个机会,潘垚问了宅基地的事。
  陈头头想了想,道,“这事儿倒是不难,老仙儿是村子里的人,自然有宅基地。”